
6月30日,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(簡稱“深中通道”)正式通車試運營。這個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,用了中車時代新材有限公司研制的兩大“神器”,為大橋裝上“關節”,給海底隧道穿上“防水衣”。
深中通道集“橋、島、隧、水下互通”于一體,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。深中通道重要橋梁工程--非通航孔橋,有35個橋墩。中車時代新材研制的140個各向異性摩擦擺支座就安裝在這些橋墩墩頂與橋梁梁底之間。這些支座擁有支撐、限位、導向、轉動等功能,起到適應梁體熱脹冷縮產生的位移、載荷變化造成的轉動等作用,好比橋梁的“關節”。中車時代新材工業與工程事業部工程產品開發中心主任夏俊勇介紹,這些支座可以在縱向和橫向設置不同的減隔震參數,起到對橋梁的保護作用。根據設計,它們可以抵御17級臺風和8級地震。
▲ 時代新材各向異性摩擦擺支座
除了各向異性摩擦擺支座,中車時代新材還為深中通道帶來另一“法寶”——OMEGA止水帶。在深中通道地下工程,尤其是暗埋隧道中,地下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挑戰。如果沒有OMEGA止水帶,就像沒有穿雨衣的人在雨中行走,很容易“濕透”。OMEGA止水帶就像是給隧道穿上了“防水衣”。
▲ 時代新材OMEGA止水帶
近年來,中車時代新材依托在機車橡膠--金屬制品上的技術沉淀和經驗積累,以建筑隔震支座研發應用為基礎,在研發制造端涵蓋了從材料、工藝、制造到性能檢測的全過程,并形成完整的產品譜系。
責編:殷娜娜
初審:易斌 二審:殷娜娜 終審:吳丹
來源:新聞株洲
下載APP
分享到